为鼓励学院研究生开展学术交流,激发学术创新灵感,探寻新时代地质专业研究的时代价值与意义。9月26日上午9时,学院在鸽子楼109-2会议室开展了第六期研究生“晶格”学术沙龙活动。本期学术沙龙活动由火山及其资源地质与地球物理创新团队代登亮、郭剑南、陆俊杰三位博士研究生担任主讲人,郝国丽、赵容生、李昂三位老师担任指导老师,活动由2020级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博士研究生石云倩主持。
![](/__local/E/D8/FD/08A48E6856D0B933E03423DBF61_0C93B08D_1786F5.jpg)
活动上,2020级第四纪地质学专业博士研究生郭剑南分享了长白山火山区造锥阶段的基性岩浆成因及岩浆来源,并探讨了如何利用矿物学的方法刻画岩浆系统结构。2022级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博士研究生陆俊杰讲述了松辽盆地南部断陷期火山岩岩石成因及分布及构造背景,并利用钻井资料刻画了火山岩储层的特征。2021级资源与环境专业博士研究生代登亮介绍了松辽盆地现今岩石圈热结构的特征,并结合西太平洋板块俯冲背景,剖析了岩石圈热结构对地热资源的指示意义。
![](/__local/4/FB/40/0BE33D563189E7BCD1FC0EA4991_89717DF7_1F2AEE.jpg)
2020级第四纪地质学专业博士研究生郭剑南
![](/__local/5/AB/B0/69095E5559BE4B5C1C6C8F6FAC6_7A12CABC_226E70.jpg)
2022级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博士研究生陆俊杰
![](/__local/9/93/CA/07FBE21F953F9DA1E4A82EF53DB_32A684DC_258605.jpg)
2021级资源与环境专业博士研究生代登亮
随后,参会师生就火山学在资源勘探中的应用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这些讨论不仅丰富了参会同学对火山学的理解,还加深了对火山学应用潜力的认识,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灵感。
![](/__local/2/D9/2B/EAE8B239C5F76F45C12CB548492_A339BD0B_1741BB.jpg)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晶格”学术沙龙自创办以来已持续六期陪伴广大研究生,新学期将继续为研究生提供交流互动的平台,塑造包容、合作、自由的学术环境,迸发学院学科交汇之泉,催生创新发展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