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善,男,汉族,1951年11月生于哈尔滨,中国科学院院士,理学硕士。王成善1974-1977年在成都地质学院(现成都理工大学)找矿系学习,获学士学位。1977-1978年在西藏昌都工业局任地质组技术员。1978至1981年在成都地质学院地质系学习并获地质学硕士学位。1981年起在成都地质学院找矿系任教。1993-1994年在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 at Menlo Park)任访问学者。1987年9月至1991年4月任成都地质学院沉积地质研究所所长,1991年4月至2001年9月任成都理工学院副董事长,2001年9月任成都理工大学董事长。2003年至2004年在西南科技大学任教,2005年至今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任教。2018年6月27日,受聘bv伟德国际体育双聘院士。
现任国际地科联联合古陆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科技委学部委员、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地质学会理事、中国石油学会理事等职。现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青藏高原地质研究中心主任。
2018年5月,由王成善院士发起并担任首席科学家的松辽盆地国际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松科二井)正式完井。钻井深达7018米,不仅是亚洲国家和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ICDP)成立22年来实施的最深科学钻井,而且是全球首个钻穿白垩纪地层的科学钻井。
王成善研究足迹遍及世界主要地学研究区域。但青藏高原,是王成善30多年没有变过的研究主线。国际上每年召开一次喜马拉雅—喀喇昆仑—西藏国际学术研讨会,但开了14届却没有一次在中国开。王成善说:“不服气!”青藏高原在中国,中国科学家应该有发言权。他联系一些科学家连续三届申请,终于争取到第15届在中国召开。王成善提出的青藏高原从中部率先隆起的新观点受到了国际地学界的广泛关注。他根据在喜马拉雅特提斯地区追踪研究,最早提出了“大洋红层”概念。通过全球对比确认,“白垩纪大洋红层”被正式命名。
王成善也是较早关注地质历史气候变化的地质学家之一。2006年,王成善担任973计划项目“白垩纪地球表层重大地质事件与温室气候变化”和“松科一井”大陆科学钻探工程项目首席科学家。项目成果促成了2009年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总部批准“白垩纪松辽盆地大陆科学钻探项目——连续高温分辨率陆相沉积记录与温室气候变化”,王成善仍担任项目首席科学家。
走在科研前沿,他也没有忽略与当下民生息息相关的地质研究。2008年5月16日,通过积极争取,王成善赶赴成都,连夜撰写了对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的科学分析材料,分析地震发展趋势,为当地政府部署抗震救灾行动提供了智力支持。震后一年多时间里,在学校支持下,王成善几次奔赴地震重灾区青川,为当地申报建设地震遗址公园和开展震后科研活动做了大量工作。
“严与宽”是王成善对待员工的重要特点。他对硕士、博士的遴选和培养极为严格,他的研究生几乎都有在青藏高原历练过。而他对员工的“宽”也令人羡慕。他经常用自己的科研经费资助员工参加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鼓励员工去学知识、开眼界。王成善希望更多员工能从自己手中接过“接力棒”,在地学界,特别是国际青藏高原地学研究领域早日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主要从事沉积学与大地构造研究,研究方向为沉积盆地分析、高原隆升机制以及大陆古海洋学。多年来在青藏高原隆升与演化机制、高原油气资源研究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具有独到的见解和成果;近年来积极进行大陆古海洋学研究,目前正在领导国际地质对比计划项目(IGCP463),开展白垩纪大洋富氧问题研究,拓展了白垩纪研究的新领域,预计成果将大大增加对白垩纪古海洋、古气候方面的认识。近年来承担了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与部级重大基础项目与课题,现已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四等奖1项(7项排名第一,2项第二),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57篇(SCI收录14篇,EI收录13篇、ISTP收录1篇,GEOREF收录58篇)。出版中英文专著18部,其中包括国务院学位办审定全国百部研究生教材1部。据不完全统计,所发表的论著被他人引用345次。曾入选人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和原地矿部跨世纪人才等人才计划,获中国青年科技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等奖项。199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